6月4日,黨員們參觀學習了梁家河、延安革命紀念館、以及棗園舊址。
參觀梁家河,繼續深入學習延安精神
6月4日一早,我們從延安一路東行,來到了梁家河。隨著講解員的細致講解,認真參觀了梁家河村史館、知青井、沼氣池和知青舊居等,身臨其境地感受領會《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闡述的人與事、物與景,對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時期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有了進一步了解和認識,真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扎根農村苦干實干,銳意進取的奮斗歷程和為民情懷。
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
延安革命紀念館緊扣時代脈搏,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革命歷史資源,通過“中央蘇區從嚴治黨的有益探索”、“延安時期的組織建設”、“延安時期的思想建設”、“延安時期的制度建設”、“延安時期的作風建設”、“繼往開來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六個篇章內容,全方位展示了延安時期從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四個方面大膽探索、勵精圖治,摸索出了一條從嚴建黨、治黨的新路子。
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典型的事例,以及工作人員專業細致的講解,深刻感受到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和成效,令參觀的全體黨員深受教育鼓舞,明白從嚴治黨永遠不能停歇,應在工作生活中進一步增強從嚴治黨的意識,時刻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
現場教學——《張思德精神與為人民服務》
在為人民服務講臺旁,黨員們聆聽了延安大學任老師的《張思德精神與為人民服務》現場教學課。任老師的講課聲情并茂,感人肺腑,生動地講述了張思德短暫但光輝的一生。雖然張思德只是普通的一名黨員,當過的最大的官就是班長,但是黨讓干啥,就干啥,而且干一行,愛一行,從不計較,一直兢兢業業。這樣的一個普通戰士犧牲了,毛澤東同志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參觀棗園舊址
教學活動結束后,黨員們參觀了棗園舊址,看著毛主席用過的鐵塊、周恩來用過的紡車、朱德的會客室等,感受曾經住在這里幾位偉人的平民情懷,仿佛回到了那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弘揚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革命斗志、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認真做好各項為民服務工作,努力為公司的發展作貢獻。
滿江紅●延安感懷
建黨百年,赴圣地,感懷延安。敬先輩,憂勞興國,棗園指戰。堅守信仰成不朽,星星之火終燎原。迎紅日,軍民共命運,度難關。
南泥灣,大生產。崢嶸月,苦也甜。凝眾志,困境也見一斑。為人民服務擔肩,延安精神奇跡創,唯我黨,舊貌換新顏,大步前。